分享:

​老树春深更著花

​老树春深更著花

时间: 2018-10-18 11:34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陕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老警官送法进校园宣讲团”组建一年以来,不同规模的宣讲60多个场次,受益学生、家长16万余人。退休老警官自创的“案例式普法”广受好评,被省政法委、省教育厅、共青团陕西省委确定为全省中、小学“青春灯塔”课程;按照省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统一安排,目前正在全省巡讲阶段。

精准普法,受学校好评

宣讲团的老警官曾是陕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老领导、老管教,一辈子从事未成年犯教育矫正工作,是青少年问题专家。

送法进校园活动中,他们以宣讲会、座谈会、主题班会及热线解答等形式,讲述自己教育转化未成年犯的故事,讲述未服刑少年违法犯罪及服刑改造中的忏悔故事。与各校政教主任、德育处主任多次座谈,为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引来“源头活水”: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各种生活情景;易于引发违纪违法行为的场所;青少年的刑事责任年龄、犯罪构成及惩处结果等法律知识点;与校园生活相关的40多个针对性的案例等等,被老师们并称为“普法达人”、“说课牛人”。

救治“问题少年”,受家长欢迎

老警官普法除了说出鲜活的案例,还有独特的管教经验和方法。他们从矫正不良行为养成说起,从家庭教育说起、从服刑少年的一日生活习惯说起:“哨声响,快起床,叠好被子速下床;环境清,铺面平,辈子棱角要分明.....”将自己教育转化未成年服刑学员的经验和做法以最简单、最准确的方式传递给家长,为家长支招:怎样与青春期的孩子交流?怎样发现孩子的问题苗头?

开设公众号,从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心理成长、倾向性问题等方面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举动言行,督促青少年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在西安市34中学的普法宣讲中,省司法厅、省政法委、省教育厅、共青团团省委等相关部门同志都前往现场观摩,纷纷反映:老警官以案说法的每个案例都经典,那些管不了孩子的家长、以身试法的无知少年哪怕听到一段也好。

痴心不改,做青少年良师益友

老警官执法经历多,故事自然就多。走进校园,学生的提问非常多:未成年犯原本就坏吗?学生中哪些行为有危险呢?面对孩子们的提问,送法进校园的老警官身份变了:他们变成“段子手”,变成“故事大王”,甚至变成“评书艺人”,以监狱警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宣讲方法,把枯燥的法律知识编成有趣的桥段、把真实存在的案例讲成了故事和评书;用与众不同的讲授方式,筑牢青少年学生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根基。

学生们说:“以前见到的普法宣传大多是摆展板、念一些法律法规,不好懂、也记不住、感觉离自己很远;可是警察爷爷奶奶们讲的每一个故事,让我们感觉犯罪离每一个人都不遥远。”走过的每一所校园,都会有老警官的“粉丝群”,他们与老警官互留通讯方式,在微信中交流困惑和难题,西安城北一所中学女生小杨与继父的诉讼、渭南杜桥中学男生小魏的辍学、咸阳民盟中学小刘的伤人行为等等,在老警官引领下都圆满解决,真正以老警官魅力感染青少年,以老警官精神服务青少年,以老警官热情关心青少年,以老警官品德引导青少年。

传递正能量,受社会各界好评

今年5月份,省政法委综合治理办公室预防青少年犯罪专项组安排“老警官送法进校园宣讲团”,在全省各地市进行19场巡讲。

老警官们早晨5点多起床准备,6点钟出发前往韩城、杨凌等地,一天面对两个学校数千名学生、4个小时内完成两场报告,晚上赶回所里就已是夜里9点多。退休老警官离开原来的岗位,又走上了新的岗位,每一次送法进校园、每一场公益普法行动都是一次特殊的出警,彰显了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风采。

这些老警官原本可以和所有退休老人一样游山玩水、含饴弄孙,但他们并不甘于此。因为,青少年违法犯罪,他们痛心;以自己的努力付出挽救青少年,他们认为很值得;宣讲团也没有任何经费,他们不在乎。服务社会的责任使他们初心不改,本色犹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供稿:柳礼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