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里他们是普通的中年男人,工作中他们是优秀的监狱人民警察。他们忠孝两全,他们默默扎根基层四十年,他们带领团队迎难而上,他们带病坚守岗位毫无怨言,他们奉献青春和汗水就是为了战斗的铮铮誓言,他们……

2018年2月12日,他们被陕西省监狱管理局授予“全省监狱系统百佳警察(职工)”的荣誉称号。他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平凡的“常春藤叶”
李进才,陕西宝鸡人,中共党员。从警四十余载,现任宝鸡监狱第六监区主任科员。他用汗水铸就忠诚,扎根于一线,活跃于基层,履职敬责、兢兢业业。

“教导员,春节让年轻人多休息几天,他们路远事多,三十、初一的班我来上。”快要退休的老李,经常在节假日多值班,让监区其他警察多休息,处理自己的事情。
老李总说再过几天就要退休了,想进来看一眼也没有机会了,所以现在就多给些时间记住这里。
不光是节假日值班,同志家里有事,他毫无怨言的顶上去;服刑人员有外诊,他从不埋怨的冲上去;每次值班总是提前到岗半小时,让值夜班的同志早点回家休息。监区同志总是亲切的称老李为“老大哥”。

在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上,老李对监区罪犯的思想动态总是了如指掌,对犯情和安全隐患摸排研判准确,所包联的罪犯小组从未发生过监管安全事故。先后教育管理顽危犯百余人次,使他们坚定了改造信心,改造表现越来越好,并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和各项监管制度、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用实际行动改造自己的灵魂。
老李就像欧亨利小说中那一片画在墙上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可以平凡一生,但一生的每一刻都忠于使命!
监区工作“领头羊”
刘正贤,陕西宝鸡人,中共党员,1994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宝鸡监狱狱侦科科长。先后在机械大队、综合计划科、狱政科、狱侦科、第一监区等部门担任副科长、教导员、监区长等职务。

在第一监区任职期间,创新罪犯教育管理机制,加大对罪犯的个别教育力度,注重提高谈话教育质量,关注罪犯个体诉求,具体抓住“强化罪犯身份意识,规范罪犯行为养成”的关键环节,创造了可持续的服刑改造环境。加强警察管理考核,严格落实警察一日八个环节和直接管理的要求,形成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监区监管安全实现持续稳定,监区各项工作走在监狱前列,优秀的工作业绩受到监狱广泛肯定和认可。
他像一面旗帜,更像一名战士,在向前的路上,披荆斩棘,永远保持冲锋的斗志。
一个把工作融入生命的人
王万民,陕西蒲城人,中共党员,1984年2月参加工作,现任宝鸡监狱刑罚执行科主任科员。先后任监区管教、副教导员、教导员、监区长。多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从中层领导岗位退下来一直在刑罚科工作,面对每年将近2000人次的减刑假释工作,总是加班加点审核材料、谈话监督、组织尿检,努力减少执法工作的疏漏,为监狱刑罚执行把好最后一关。

刑罚执行工作岗位工作5年中,经手审核减刑、假释审报材料5100余份,纠正存在错误3000余处,退回不当减刑材料700余份,办理减刑4303人次,假释79人,无一差错,每年的刑罚工作检查及宝鸡市检察机关的通报中,减刑、假释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不断提高。为提高监狱改造质量,稳定狱内改造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孝心暖男,尖兵硬汉
周晓永,陕西宝鸡人,中共党员,2000年12月参加工作,现任宝鸡监狱第十二监区副主任科员。先后在96121部队,96401部队,96428部队服役,2015年11月转业成为宝鸡监狱一名监狱人民警察。

2015年7月,他转业不久,母亲因患高血压,不幸去世,这给刚回来的他一个沉重的打击。由于悲伤过度,不久他的父亲也突发脑溢血,病倒成了植物人,没有知觉不能说话。为了方便照顾父亲,他在父亲的床跟前打了地铺,每逢工作补休,他就会给父亲喂汤喂药、擦洗身体、按摩经络、端屎端尿,一有空闲就陪父亲说说话,当前去探望他父亲的单位领导和同事看到这一幕时,都被他的孝心所感动。

妻子为了不让丈夫工作分心,特意从老家接来父亲帮着照顾公公。最终还是没有从死神手中夺回父亲,他忍痛送走父亲,默默地上下班,没有跟任何人提及家里的事情。从父亲生病到离开,他没有耽误一天工作也没有请过一天假,工作“冲锋在前”、吃苦在先,随时随地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用了不到一个月就挨个与6名事务犯、18名重点犯、2名顽危犯、26名耳目信息员进行“亲密接触”,详细掌握犯情动态,在监狱“百日岗位练兵”比赛中荣获第一名好成绩。
自古忠孝难两全,但周晓永同志用亲身行动和不懈坚持诠释了铁汉也有柔情,忠孝也可两全。
永不疲倦的“老黄牛”
杨哲兵,陕西扶风人,中共党员,1993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宝鸡监狱老干所代理教导员。从警二十多年来,他在第四监区从一个专业技术干部成长为一个会管理、懂技术的行家里手。在监狱机械生产管理中,从设备管理、机械加工、机床装配,再到物资供应、物资管理等多方面,通过自己不断钻研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成长,挖潜提效,为监区工作历史性突破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我们不管谁家里有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联系他,因为他每天都在监区。”这么多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经常加班加点,特别是监狱调整机械生产管理模式后,他不但承担着原有供应业务工作,而且还承担着装配车间管理工作,从车间罪犯的管理,到生产业务的协调,都做得有条不紊,经常连续十多天待在监区里,同志们称赞他是监区的“老黄牛”。
我是革命一块砖 哪里需要搬哪里
田彬,陕西商州人,中共党员,1991年12月参加工作,现为宝鸡监狱指挥中心特警队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第十五监区身兼数岗,担负西监门内看守及负责电网、照明和警犬饲养。
工作虽繁琐辛苦,却从不叫苦叫累,监狱换装监墙新电网时,工期四十余天,节假日加班加点,没有休息一天,保质保量出色完成任务。

2017年5月,他成为监狱指挥中心一名特警队员,42岁的他克服年龄和体力的因素,在训练场不怕苦、不怕累,依然不输那些年轻队员,成为训练标兵。那段时间,他顾不上孩子中考、老人身体有病,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协助监狱警察押解罪犯至西安共8次,看押陪护各监区外诊罪犯16人次,参加监狱应急演练10余次,组织大小训练30余次,清查各监区号舍及生产车间20多次,经常几天几夜连续作战,顾不上吃饭、睡觉。有时连续上完24小时监控班后,接到押解任务又驱车到西安,经常是连续工作三十余小时,一眼都不合。他总把自己比作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搬到哪里。
宝鸡监狱召开百佳警察(职工)表彰座谈会,会上宣读了省局的表彰决定,为他们颁发了奖杯、奖章和荣誉证书,随后与会代表进行了座谈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六名同志是宝鸡监狱警察职工爱岗敬业、努力工作的典型代表,纷纷表示将积极向六名同志学习,辐射带动身边同志向六名同志看齐。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了不平凡的责任和担当,展示了新时期监狱人民警察吃苦耐劳,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风貌。

监狱广大警察职工要以先进为榜样,努力向先进学习,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昂扬斗志,扎根基层、开拓创新,不断追赶超越,努力为促进监狱实现创新突破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孙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