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佳警察之渭南监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奋斗在监区一线!

【百佳警察之渭南监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奋斗在监区一线!

时间: 2018-04-18 11:0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的常年奋斗在监区一线,上班认真负责,下班随时待命,没有朝九晚五,没有固定休息,舍小家为大家,为监狱的安全稳定贡献了巨大力量;有的深入钻研执法业务,丹心化顽危,铁肩担重任,以法理、道义和人情换来了一个个服刑人员浪子回头;有的巾帼不让须眉,勇挑重任,独当一面,以超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监管安全保驾护航;有的身先士卒,既领导,又战斗,以实际行动推进着服务型机关的建设。

他们就是陕西省渭南监狱“全省百佳监狱人民警察(职工)”。“学习先进、看齐先进,学习他们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恪尽职守的务实精神,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服务基层的奉献精神”。他们是监狱人民警察的榜样。


监管一线的“花木兰”

许芝萍,1972年出生,1992年警校毕业参加工作,1996年入党,现任渭南监狱十二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家中姊妹三人,也许因为家里没有男孩子,好胜心强的她,做事总有“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倔强。

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先后在狱政科、教育科、销售科、接见分监区,监门监区等部门工作,2003年以来,十几年扎根基层,担任十二监区监区长,负责监门管理。在她任职期间,全监累计安全出入监门人数几十万人次,机动车辆上万车次,累计查挡违禁品等各类物品上千次,查档、没收物品价值十几万元。实现监狱连续十三年无脱逃。个人先后连续多年荣获“优秀公务员”,先后两次被记三等功,多项省市先进个人等荣誉。


群众心中的“勤务员”

李东,1968年4月出生,陕西榆林人,中共党员,1989年4月参加工作,现任渭南监狱纪委委员、办公室主任。

从警三十年来的经历,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从崔矿到新川再到渭南监狱,由财务科到监区再到办公室,经历了不同单位的人和事,从一个不谙世事的监狱子弟,成长为一个担当重要岗位职责的监狱人民警察,始终牢记身为老一辈监狱人的父亲对自己的嘱托“对党忠诚,为人正直,工作勤奋,廉洁奉公”,在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白天忙事务,晚上忙政务,以至家人生病也不能常在床前照看,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监狱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

中层队伍的“排头兵”

野明东,陕西安塞人,中共党员,1970年11月出生,1993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渭南监狱三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

1993年从警校毕业,26年如一日,没有离开过监区一线,管教干事、生产干事、副监区长、教导员、监区长,每一个岗位都留下了他奋斗进取的足迹。2016年主业监区整合,他独挑大梁,将别人认为“不敢想、不敢干、干不成”的事一步一步实现,带领三监区提前半年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不断开拓思路,成功引进了多个劳务加工项目,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趟出了一条符合渭南监狱主业发展的新道路。

罪犯改造的“摆渡人”

孙争强,陕西扶风人,中共党员,1971年9月出生,1994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渭南监狱五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

师范院校毕业的他,本来想要回乡当一名人民教师,命运的安排,让他成为了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受奖时,他还是五监区政治教导员,主抓监区管教工作,面对纷繁复杂的监区工作,他用法纪筑起行为规范的藩篱,用真心换得了一个个服刑人员浪子回头,有人说,监狱人民警察,是罪恶深渊里的“摆渡人”,他正是抱定“丹心化顽危,铁肩担重任”的初心,将一个个迷失灵魂的服刑人员,摆渡到新生的彼岸。

教育改造的“金点子”

吴尚铬,河南许昌人,中共党员,1987年9月出生,2011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渭南监狱教育改造科副科长。从踏进渭南监狱大门的那一刻起,他就要求自己,要以谦恭、务实、求进的工作态度,迅速的融入了监狱这个大集体,在工作中积极肯干,善于创新,勇担难题。

面对监狱这个特殊岗位,要由知之甚少转变为业务娴熟,由单调封闭转变为乐趣横生,由“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无论在监管一线,还是职能科室,他都是思路最广,点子最多的那个人,活动怎么开展,工作怎么推进,环节怎么衔接是他最多考虑的事情,从分队长、管教干事、副教导、副科长,每一次成长,都是上级和群众对他创新工作的认可。

监区管教的“生力军”

王龙强,陕西渭南人,中共党员,1988年12月出生,2010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渭南监狱十六监区副政治教导员。

对于他来说,监狱是一个既熟悉又神秘的地方。受奖时,他担任十一监区管教干事,工作中,他把枯燥无味的罪犯档案当成一个个故事来逐个翻阅。 把涉及到监狱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当成一种技能去掌握。从一个对监狱工作纸知之甚少的懵懂青年,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管教主力。2018年初,他被提拔为十六监区副政治指导员,面对新的岗位,他不惧艰难,迅速理清解决了出入监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肠梗阻”问题,监区监管环境大幅度跃升。

辛勤耕耘的“孺子牛”

李海英,中共党员,1971年11月出生,1989年3月应征入伍,(在原北京军区某部服役),1999年10月转业到渭南监狱工作。2004年起至今一直在生产科从事安全管理工作,担任安全专干职务。

转业前,他一直从事汽车驾驶和机械维修工作,在安全工作上是个“门外汉”。担任安全专干后,才深刻意识到监狱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深知肩上担子的责任和压力,一名共产党员,他深知“人不学不知道”。


十多年来,立足于本职工作,勤学善问,尽心尽力,努力工作,一个人挑起了渭南监狱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任,连年获评“渭南监狱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省局“安全生产年”先进个人;2017年获得渭南市安监局“百名优秀班组长”和全省监狱系统“百佳人民警察(职工)”等荣誉称号。

4月11日的表彰座谈会上,渭南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马周平提出:一是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努力构建学习型警察职工队伍。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以正在开展的“学习宪法党章,贯彻“两会”精神”活动为契机,大兴学习之风,营造尊崇宪法,学习宪法,弘扬宪法的生动局面。二是深入推进“带领工程”,努力构建实干型干警职工队伍。全监中层干部队伍和党员要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形成领导带领,以上率下,党员带头,示范引领的良好局面。三是深入推进“管理再造”,努力构建创新型警察职工队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全监领导干部要以表彰先进人物为契机,大兴识才爱才敬才之风,在贯彻落实“双核四驱”发展战略的实践中,不断激发警察职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供稿:曹百涛 摄影:王治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