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高燕作品:不喜欢却深爱的地方

刘高燕作品:不喜欢却深爱的地方

时间: 2017-01-06 13:0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说真的,我并不喜欢我的家,可扪心自问,我的的确确又深爱着它。

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我的家还有锅碗瓢盆的烦扰、酸甜苦辣的不协调,还需要精打细算花钱、斤斤计较持家。而且,这个家还不够温暖、不够漂亮、不够尽人意随人愿,诸如此类的问题一段时间内也没有办法能改变。

尽管成家二十多年了,可我的家,似乎依然在流水线上,何时下线包装出厂,我好像并没有十足的底气。

我生性好静,喜欢躲在书里,藏在一群文字之中,通过古今中外的别人的眼睛眺望世界,细细感觉树木花草的喜怒哀乐,慢慢体悟或宽或窄或疾或徐的心绪之河漫过时间的声响。

“这辈子,我可以离开你。但我,离不开书。”

这句话,像一把明晃晃的刀子。让这位陪伴了我二十年,还将继续陪伴我的好人,脾气一下子炸飞了。他猛然夺过我手里的书,握成一个圆环。我看见愤怒点燃了他的双目,我以为他会把我的书粉身碎骨,或者干脆付之一炬。而我,并不想有什么抢救的举动,抢救的话也不想说,就那么以置身事外的样子继续坐在沙发里,任凭他的硝烟弥漫我、淹没我。他狠狠地、居高临下地直瞪着我,足足三分钟。最终,他不过抡起胳膊将书重重地摔到地上,然后转身,破门而去。

本来炉灶上烧着开水,可我陷入一篇文章。世界便只有这一篇文章了。等到他进门,半锅水早干了,锅又废掉了一只,焦糊味装了满满一屋子。

但,这不是书的错。当然,更不能怪他,他的愤怒太理所应当。我理解他的愤愤和无奈。可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隐书者,无数次想戒瘾,也戒了无数次,却无数次没戒掉。

我知道他不喜欢我的喜欢。我也知道,他跟我一样不喜欢这个家,又深爱这个家。所以,他宁愿生气、愤怒、恨不得鼓出眼球,也要陪着我,不离不弃。我感恩家的容纳。

这个家着实不完美,还欠缺些什么。就像我刚刚草就的一篇文稿,需要沉淀、琢磨和修饰。就像窑工手里的陶罐,还需要打磨、抛光、上釉、着色、雕花,等等。

当然,我们也并不是平行线。我们也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比如做事踏实,做人讲良心,生活朴素,勤俭过日子。再比如,我们都十分爱我们的孩子。

跟所有负责的父母一样,我们都愿意拿自己的肉补孩子的瘦。我们希望她穿暖、吃饱,希望她好好锻炼拥有好身体,希望她努力学好专业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希望她多读经典做个有品质有品位的人,希望她学会穿衣打扮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男孩子……我们对孩子的希望多的能写一本书。我们日日夜夜希望:我们的孩子拥有健康、快乐、幸福、饱满的人生。

然而,孩子并不愿意承受这么多琐碎的希望。她不愿意任何人以爱的名义绑架她的人生,她要跟着自己的感觉和心愿,走自己的路。

两个目光方向平时很不容易一致的中年人,这时一齐眼巴巴地望着孩子离去的背影:看她绕过水洼遍布的广场,穿过车流不息的人行道,融入匆匆忙忙的人流。孩子的背影拐弯了,红围巾望不见了,可俩人仍眼巴巴地守望着孩子离开的那个方向,不舍得回身!

三人为众,众口难调,众调难一。我们在一个屋檐下看日出月坠,在一个巢里梦美好未来,尽管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改变不了谁、谁也覆盖不了谁,可总有某一天的某一时,我们的心会汇到一起:

“爸,少抽一根烟吧,对肺有害。”

“妈,少读几页书吧,对眼不好。”

两双人到中年、已经掀不起波澜的眼睛,在空中,相握一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