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悟梁家河

感悟梁家河

时间: 2017-02-15 11:12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

                    ——习近平

梁家河,在陕北,在延川,它坐落在距离文安驿镇5公里的大山皱褶里,它沉淀在习近平总书记难忘的青春岁月里,如今它还山丹丹花一样灼灼绽放在无数华夏儿女的精神枝杈上……

这里的山峁

我们没想到,扬尘跑马的陕北,竟会以如烟似雾的细雨迎接远方来客。车到梁家河的时候,雨下得更细,也更密了。站在进村的路口眺望整个村庄,北边是山峁,南边也是山峁,整个村庄恰如母亲合拢的手掌所小心捧起的一撮干粮——浓浓的爱意中却难以掩饰住内里的苍凉。

正值初夏,好不容易穿上了绿衣裳的山峁峁,比往日多了几分丰腴圆润,也多了几分喜人姿色,只有黛青的沟岔暴露出一点黄土高坡的秘密。驻足村史馆的场院,南边的山仿佛刚从历史深处缓缓起身,一身瘦硬,一派积蓄的力气。毛发一样的灌木站立在薄雨细雾之中,沉默,忍耐,却又生机勃勃。

梁家河的山是陕北大地上千峰万峦中最平凡的山脉,以其贫瘠却博大的胸怀接纳过一群“北京娃娃”,也以无言的智慧培育了一位“中国梦”的缔造者。岁月荏苒,它让当年的娃娃们“几回回梦里回故乡”,它也让成千上万的后来者心生无限的向往。它蕴含黄土高坡的魂魄,有一览众山小的胸臆,有势如破竹的底气,有感人至深的魅力。我们扑入梁家河的怀里,精神得到荡涤,信念被再次挺起,我们在马灯一样苍苍却又朝阳般激情汹涌的图片前,变得仿佛成了另一个自己!

这里的窑洞

导游小张告诉我们:梁家河的窑洞按用料分为土窑洞、砖窑洞和石窑洞。知青点一律都是土窑洞。到了窑里,光线仿佛突然被谁偷去了大半,湿沉沉的味道直逼人的喉咙。在淡灰色的光晕中,看着并不规整的土炕和尘迹、锈迹包裹的炕沿,凝视那印着五角星的黄挎包和挎包下布满时间的粗麻绳,摸一把有点潮湿的黑毡和花被子,我心里突然也好像要下雨!几个十六七岁的北京娃,是怎样“过四关”,怎样克服苦焦沉闷的考验,怎样与思念做着撕心裂肺的斗争……请问沧桑的窗框,你可曾看见?

梁家河的窑洞,的确很普通,普通得放到陕北任何一个村庄里就寻不见了;梁家河的窑洞又很不普通,它以书籍的灯火照亮了一群陕北后生的心——大爱,大担当,大奉献。所以,站在窑洞前照相的参观学习者,很多人不是把它当建筑来看待,也不是当历史来阅读,而是当精神背景来崇敬。穿过雨,穿过风,一拨接一拨的“朝圣者”走近梁家河,走入知青窑洞,47年前的风雨,在先行者和朝圣者的心中,溅起的可是同样的激奋、同样使命、同样大团结大凝聚大改变的情怀?

走出窑洞的时候,雨停了。不知为什么,《国歌》的旋律却异常清晰地在我脑海里响起……

这里的支书

中外一切的革命,归根结底,都与贫穷有关。

梁家河的老村民都知道:“做村里的领导不容易,都是靠自己干活得来的”。打坝、挑粪、修路、上山开荒、收庄稼,支书什么都干,什么都得带头干。而且,还得有胆魄,敢在正沟里修大坝,敢在山褶褶中为乡亲们造良田。

——梁家河贫穷,所以梁家河的支书必须担当。

19741月,习近平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介绍利用沼气的报道后,积极争取组织支持前往四川学习。同年7月,他带领村民克服重重艰难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大山里的梁家河从此变得不同以往,农民做饭、照明和施肥问题从此都不再是问题。

——梁家河贫穷,所以梁家河的支出必须奋起。

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梁家河的岁月:“一年365天,除了生病,几乎没有歇着。下雨刮风在窑洞里铡草,晚上跟着看牲口,还要去放羊,什么活都干,到后来扛200斤麦子,十里山路不换肩。”

——梁家河贫穷,所以梁家河的支书必须克己。

晚上,当我坐在自己家里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创新会议上的讲话的时候,那个身着赭红背心旧蓝布宽裤、双脚扎根黄土、右手紧握拖拉机摇把、用力九十度躬身、专注劳作的老照片,不知不觉几次被“复制”到电视荧屏上去。“突、突、突”的拖拉机声,由远及近,由远及近……也许,包括科技振兴在内的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就来自于梁家河的孕育。

这里的乡亲

在二号知青窑洞外,我们见到了身着藏蓝色旧中山装的梁家河村民石玉新。老人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身板硬朗,声音清亮,他志愿来到参观点,义务给学习者讲解曾经发生在这里的点点滴滴,还高高兴兴陪参观者照相。老人皮肤黝黑,装束家常,唯有他胸前的党徽崭新而明亮。

勤劳的梁家河人由于退耕还林放下了连枷,淳朴的梁家河人又为了红色教育拿起了话筒,他们修柏油路、配电瓶车、通过互联网把梁家河精神推送到全国各地,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中国梦的含义。

因为有石玉新,有许许多多的导游小张,梁家河的故事一定不会枯萎,梁家河的名字更不会凋落,与时俱进的梁家河以其并不丰裕的胸脯继续滋养着无数的中华儿女的精神领地。

梁家河是共产党人的又一座精神仓库。它飞越山峁峁、沟梁梁,给予继往开来的共产党人以精神洗礼和灵魂补给,给全中国人以情操的陶冶、信念的复壮、创新的助力。

回望梁家河村委会门口的对联“创大业千秋昌盛,展宏图再铸辉煌”,作为华夏子孙,为了好光景我们还将有多少力出、多少事做、多少话说。

(供稿:庄里监狱刘高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detail-top-white.png返回顶部
detail-close-white.png关闭页面